作文中心散文

北京一日散文

本文已影响 6.19K人 

在宾馆里闲着没事,就是大量的看电视。我想,那几天把半年的电视都看完了。电视剧看过再看新闻频道,再看生活频道,再看法制频道,再看广告。电视的作用有多大早就不用我赘述,但现在广告的方式与技能,却不得不让我佩服。譬如新闻式的广告,就比专门的广告更有效,而且也更加地拉动人心。我的北京一日游,明显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嵌入式广告宣传影响。

北京一日散文

南锣鼓巷

先是来自北京台的一条新闻:南锣鼓巷游客蜂拥而至,游人某天超过故宫。什么地方什么景色这么火热火暴,还能超越故宫?胡同加商业再加名人故居,就能把游客拉了来?新闻的传播效应就是把一个个疑问抛给受众,让人产生亲自解疑释惑的冲动。也就在那一瞬间,我就有了这种冲动,找时间瞅时机,一定去看看,北京一行,不去天安门,不去八达岭,不去颐和园,就去南锣鼓巷,看看胡同到底有多大魅力。

这便成为那天游历的第一站。当然,我没忘了到网吧百度一把从驻地到南锣鼓巷的公交线路,没忘了把一天游玩的景点串连到一线安排好次序,没忘了看看从那儿转车到那一站下车再去那儿快捷方便。

乘110从驻地出发,赶到地铁6号线的站点,然后坐往海淀方向的列车,很快就到达南锣鼓巷站。出了站口,是横在前边的东西大道,只好张口询问地铁门口的保安:去南铜锣鼓巷怎么走?那人被我在锣鼓前边创造性地加一个 “铜”字问得一怔:哦,你是说南锣鼓巷吧,前边过马路,见巷子往里进就是。谢谢。北京人这一点最是美好,你只要问路,一定有人热心地给你指路。无论这人是北京的还是外地的,到北京工作似乎都有了乐善好施的情怀。不像有些地方,你问路可难了,有人还会故意给你指到歪路上。

果然,穿过马路一拐,就是游人如织的巷子。再往前走,蓝底白字的路牌标示得清清楚楚:南锣鼓巷。并没有我臆想里的“铜锣”的“铜”字;并标出南北方向。下边不远处就是街巷示意图,标注了南北多远,都有那些名特优物品,还有那些小巷子连接等等,一目了然。这也是北京的好处,所有的路方方正正,而且标得特别清晰,南北东西,没有让人含糊的地方。而在我去过的一些地方,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有些地方是标了路牌,但没有方向,经常让外地人走得恍惚。

于是走进巷子。游人真不算少。但跟电视里播报的超过故宫的说法,我觉得还没那么悬乎,或许,上午人还不算最多,远没有进了故宫摩肩接踵的地步。巷子两边都是各色小店,古色古香的尤其多,也有颇为现代洋式的,确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之感。招揽生意的是来往于胡同的三轮车,上边装饰着红色金丝绒,骑车人穿着统一的制式服装。巷子通南北,支叉串东西。我基本就行进在主巷道边儿上,这里进去看看陶艺,那里进去看看脸谱,或者去看看瓷器玉器,再进去瞅一眼玩具。也有各种特产名吃,无奈肚子没有空隙,也就没有多加关注。虽然没想着买什么东西,但还一家一家地走进去跑出来。是的,总不能虚度此行,看一看,添个人气,也见识一下名气,算是游人与商家的各取所需吧。

直到走到雨儿胡同,看到上边写着齐白石故居,我才往左拐了进去。胡同很窄,也就容一辆板车经过的宽度,小汽车肯定是过不去。到那里,买了票,走进国画大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觉很幸运。小院里干净爽落,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白石老人的一尊铜像。总共有十来个游人吧,有的一家三口,带孩子来看的。也有单身走来的,估计也是对中国文化有些了解的人们。在中堂,有白石老人的卧室,书画室,会客厅等。看着他的生平作品,不由得对这位文化奇人敬佩十分。

白石大师30多岁才开始绘画创作,木匠出身,展厅里还有他做木匠时雕刻的作品图片。可见,每一个劳动者,都可能是位艺术家。中国有许多出名的匠人,木匠成为政治家的当代就有,石匠成为共和国大将的也不乏其人。白石大师用自己标炳千秋的故事进一步证明了“卑贱者最聪明”至理名言的正确。

就在出门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姑娘,她说请我帮她与老人的铜像合个影。把小本子递回她手里后,她又问我,是不是也是一个人参观的,我说是。意思是她也愿意帮我跟老人像合影。但我没有让她帮忙合影,因为我觉得我跟大师的距离太大了。于是我们寒喧了两句。我说你是从哪儿来的?她说是东北。我说我去过东北好几次,挺好的。她说家在哈尔滨现在长春读书。我说你读什么专业。她说读国际政治经济。我说以为你是学艺术的。她说就是喜欢中国文化传统艺术。我说这样好。顺原路回到锣鼓胡同,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又先后两次遇到这个小姑娘,她说她早上才下火车,就赶过来看这个地方了。我说你真行。

说是七八百米的胡同,里边还有茅盾先生的故居。但走完了也没注意到标志。出了胡同口,见标识上说确实就在不远处。但这时候我已经有些疲惫,看看手机已经10点多,距离我预定的下一个游览目标还远,于是顺着鼓楼东大街往西走去,想着若是不远,直到北海公园多好。

鼓楼

到是距离鼓楼不远。刚一走,就看到鼓楼的影子。中国的鼓楼相当地多,仅在西北河西,我就见过几个地级市都有钟鼓楼。到过天津,西安,山东的聊城等地,也都有鼓楼。当然,这些鼓楼都不能跟京城的鼓楼比,只有京城的才是正宗,就像烤鸭,涮羊肉,同仁堂一样;也如羊肉泡于西安、牛肉拉面于兰州、火锅于重庆、川菜于成都一样。

北京的鼓楼也被周围的道路所包围。但它的集团已经远没有在其他城市那么显赫,都还在城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北京的鼓楼已经被城市发展远远挤在一处极其逼窄的空间里了。在绕它而过的时候,看到了出名的“要想吃炒肝,鼓楼一拐弯”的炒肝店。这也是电视里看到的。拍拍肚皮,早上免费的早餐还有些鼓囊,只是口有点干。问问一边施工的师傅,说到后海怎么走。他指的倒清晰:往那儿一拐,经过烟袋胡同就到了。可是,我双目四举,也没有找到烟袋胡同的标志在那儿。走了几步,遇一公交站,看了一眼,有到北海的站点,马上登了上去。车里有空调,身上的汗水马上就被吹了个透。经过三站,就到了北海站。

北海

北海到不是电视宣传里想来的,而是在看了地图之后,因为它与南锣鼓巷子在一条线上而且相距很近而计划进来的。下了车才知道,这里还与什刹海、恭王府等一路之隔。在到北海之前,我在这里徘徊了几个来回,先是到恭王府去看了看,路边还看到郭沫若故居的牌子,听路边一溜三轮里有人向顾客兜售:郭的故居过去是恭王府的马厩……顺着马厩的方向继续,然后拐弯,就到了恭王府门前。这里人很多,我只是到院子里转了一圈,根本就没有进去看的兴趣。一个王府,无非是些豪华奢靡,气派非凡,而且在皇家电视剧里看得很多了,还能有什么?至于说恭王这个旧时代曾经兴风作浪过的人物,也顶多算是无数个皇亲国戚横行霸道者中的一个,还有什么?不值的。回头穿过地下通道,到了北海公园的那个小侧门口。不得不说说那个地下通道中的流浪歌手,他弹着吉他,响亮而旁若无人地唱着自己的歌。说旁若无人,是因为本来就经过不了几个人。他的歌声在空洞的地下通道的回声条件下,显得更加空旷。在他面前的袋子里,有人放下的一些零散钱币。我是回来的时候,才在他面前扔下几元钱的。

进得公园,首先望见的`是水面上那个白塔。记得过去唱“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处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到还是听到,说这歌词的作者乔羽先生就是在北海公园里写成这首歌的。所以,这也是今天我到北海公园来看看的主要动因。如果有一个心结,不论什么时候总会来一趟的,便宜行事嘛。现在,我走进这里,因为雾霾,并看不清海面倒影的白塔,只能看到四处环绕的绿树红墙。这也算是好的了,因为我走到了传唱几代人的歌声里。

公园里的故事都让乔羽先生的歌词给写完了,我只好顺着游人的脚步往水边的那些建筑里寻找未知的东西。这里少不了佛道,少不了皇家的脚步,也少不了几百年前的历史。九龙壁啦,铁影壁啦,华藏恒春啦,震旦香林啦什么的。从华藏这个词里,似乎能嗅到些藏族喇嘛的味道。没有好好翻捡北海的历史,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少不了多留下些白塔的影子,想绕一圈的,实在是跑的腿乏,只好半途而废。还是对游历不够虔诚,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或许是我这对什么事情下不了苦功的心性之表现之一。

回头顺地下通道回来,沿着什刹海边转了大半圈。本来是奔着那艳丽的荷花去的,可是在荷花最茂盛的那截地方被高高的围拦遮了个严严实实。只好再往前走,经过金碇桥,绕回来。水边有的是老人们打牌作乐的笑,游人三三两两的拍照。海里是有游船的,但我已经不再愿意在这所谓的海上坐船了。等我挪着脚步找到地铁站,回到住处吃午饭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这一天,愉快并乏困着,充实了在房间里看电视的闲暇,一下午的补休,已经完全回到早晨出发之前的状态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