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关于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集锦10篇

本文已影响 3.14W人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集锦10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耳朵是小朋友熟悉的身体器官,同时也是时刻可以亲身感受的身体器官,中班的小朋友对熟悉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所以选择这一课,相信小朋友一定很想去探索。另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认识身体各部分,有前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就会降低学习中的难度,小朋友掌握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玩玩感知耳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了解耳朵的特殊作用。

活动准备:

音频文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猜谜语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个住两边,他们用来听声音,从小到老不想见。(耳朵)

二、听音小游戏

(一)听小喇叭藏了什么声音。

(二)悄悄话

(三)捂住耳朵听音

(四)了解耳朵的其他作用:我们的耳朵真有用,不光可以听到很大的声音,还能听到悄悄话,还能把我们变漂亮,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三、找耳朵

(一)教师:今天有几个粗心的小伙伴把耳朵丢了,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找找耳朵吧!

(二)个别操作找耳朵

(三)幼儿进行操作,为丢了耳朵的小动物找耳朵。

四、

我们为小动物们找到了耳朵看他们多开心呀,我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一、主题活动由来

我们与幼儿一起来到了龙潭湖秋游,孩子们知道了龙潭湖里有很多龙的建筑,所以得名龙潭湖,于是我们便与幼儿在公园里 开始寻找龙,一名幼儿突然问我:“老师,龙潭湖里有恐龙吗?”这一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幼儿的极大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恐龙的认识,并提出许多关于恐龙的问题,如“恐龙是怎样灭绝的”、“霸王龙为什么那么厉害”、“恐龙有多少种”······随着孩子们的一个个的问题,探究恐龙的奥秘便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推动下产生了。

二、主题活动教育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他们尝试用不同方法大胆表达他们对恐龙的了解。

2. 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体验和探索,在自主的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3. 引导幼儿用自然材料,创造性的组合出各种形态的恐龙,并能够成简单情节。

4.培养有序完成一项活动的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6.运用想象及创造力,展现自我对艺术表达的独特性,在探索、创造与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7.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8.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三、环境创设与利用

问题板:

1、在墙面上创设“我来告诉你”的栏目,将幼儿提出的问题及寻找到的答案展现出来,如: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假如恐龙还活着等。

资料展板:

1、将老师、幼儿及家长收集的恐龙资料、模型展示在出来。

各游戏区相关内容:

图书区:各种收集来的有关恐龙的书籍、图片、磁带和VCD。

美工区:制作恐龙、恐龙故事连环画、恐龙服饰等。

建筑区:幼儿自己设计“恐龙家园”做为建筑图纸,进行搭

建并完善恐龙家园。

表演区:提供恐龙剧院、幼儿自编的剧本及恐龙的道具

家园联系板:

1、利用家园碰碰车向家长出示主题活动网络图及教育目标、主要内容。

2、向家长展示幼儿活动的照片及作品。

3、提出家园合作建议:请家长协助幼儿寻找恐龙资料、记录幼儿创编的恐龙故事、带领幼儿参观恐龙站,在家长园地里进行交流。

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图书:恐龙大世界、恐龙百科全书、

2、VCD:恐龙大世界、恐龙、侏罗纪公园等

3、故事:慈母龙妈妈、可恶的偷蛋龙等。

可利用的周边环境:

四、部分主要活动内容

(一)、我知道的恐龙

1、请幼儿收集恐龙的资料及实物。

2、组织幼儿对恐龙的种类进行分类,并讨论每类恐龙的外形特征,总结其特点。

环境创设与利用

1、与幼儿一起收集恐龙的资料及实物,认识并了解恐龙。

2、与幼儿一起设计主题墙面“恐龙地带”,收集各种材料里及资料在主体墙面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家长工作

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及实物。

2、带幼儿到自然博物馆去观察各种恐龙,使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了解及认识。

(二)、恐龙的制作

1、请幼儿通过观察恐龙的实物模型,寻找所需的材料,自己探索进行恐龙的制作。

2、继续观察恐龙的外形构造,引导幼儿能总结出恐龙的外形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制作。

环境创设与利用

1、幼儿制作的恐龙进行展示,并请其他班幼儿来参观

2、创设问题板把幼儿的问题放在上面,号召

幼儿和家长帮助解决。

家长工作

1、请家长一起配合幼儿观察恐龙的实物,总结不同恐龙的制作特点。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制作恐龙所需的材料。

(三)、假如恐龙还活着

1、能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描述假如恐龙还活着的情景。

2、激发幼儿对“恐龙还活着”这一美好愿望的想象力。

环境创设与利用

1、观看VCD《恐龙》。

2、将幼儿想象到的“假如恐龙还活着”的情景展示在主题墙面上。

家长工作

1、请家长及时纪录幼儿提出的有关恐龙的问题。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创编“假如恐龙还活着”的情景及故事。

(四)、有趣的恐龙

1、通过幼儿搜集的各种资料了解恐龙的特点及生活习性等知识。

2、激发幼儿举办恐龙展示会的兴趣。

3、和幼儿一起制定恐龙展示会的计划,共同寻找所需物品。

4、邀请家长及其他班幼儿参加我们的恐龙展示会。

环境创设与利用

1、通过恐龙展示台,激发幼儿创办恐龙展示会的愿望。

2、利用一块主题墙面把幼儿创办恐龙展示会的整个流程进行展示。

家长工作

1、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2、请家长为班中的恐龙展示会出谋划策。

3、与幼儿一起共同制作恐龙。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故事《住宾馆》。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找朋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旁边朋友是谁?”“嘿嘿嘿,我旁边的朋友是XXX!”

2、在睡房里,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配班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 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那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又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 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请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ⅹ的相邻数是X和X?“嘿嘿,X的相邻数是X和X。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准备:动物头饰情景

表演过程:开始部分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

(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

(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

(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表扬自己)

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结束:

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教学反思:

我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百科:

东西:

1. 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东部与西部等。

2. 从东到西。

3. 近旁,旁侧。

4. 犹四方。

5. 指七、八十岁。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到情境与色彩音乐的关系,学习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绪。

2、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情感。

3、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4、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背景图:美丽的草丛、花朵。笨笨虫牵线纸偶:花仙子,蓝精灵,设计图,色卡一份。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笨笨虫要去旅行(音乐),它将会遇到些什么事呢?

二、感知色彩与情绪的关系

1、(遇见花仙子)提问:笨笨虫,你觉得我的心情怎样?你能用什么颜色表示我现在的心情了

2、请幼儿观察色卡,提问:你认为哪些颜色表示高兴?哪些颜色表不难过?为什么了

3、简单小结。

三、感知音乐与情绪的关系

1、(遇见另一仙子),提问:笨笨虫,你能不能用音乐表示我的心情?

2、幼儿欣赏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提问:哪段音乐表示快乐?为什么? 第二段音乐表示什么心情?为什么?

3、简单小结。

四、学习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1、(遇见蓝精灵),提问:蓝精灵为什么这么生气?生气时你会做什么了(小组讨论)

2、设计排解生气的方法:生气时你怎样做让自己舒服些?

3、讲评

五、迁移运用

提问:笨笨虫可以为蓝精灵做些什么,让他快乐起来?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随着《荆州特色文化在园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荆楚特色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探究我们荆州的特色文化,我请家长周末带孩子去荆州市博物馆参观了编钟,并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有趣的编钟》,让幼儿探究编钟发声的秘密,提升幼儿对家乡的文化遗产的关注。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编钟的大小与音调高低的关系。

2、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操作的结果。

3、喜欢参与探究活动,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编钟的钟体越大音调越低声音越大,钟体越小音调越高声音越小。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了解过编钟。

2、物质准备:编钟表演视频;从大到小的玻璃杯七个一组;竖笛风铃一组:筷子一根;编钟模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表演视频,激发探索欲望。

1、 播放编钟表演视频,请幼儿欣赏编钟表演,感受古代打击乐器的美感。

2、提出问题:这种乐器叫什么名字?每一个钟都是一样吗?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猜想:大钟发出的声音低沉,小钟发出的声音高而尖。

二、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探索编钟的奥秘。

1、看一看,了解编钟的外形。(编钟由木架支起,由从小到大排列的扁圆钟组成,用木棒击打发声,钟体上有花纹图案。)

2、摸一摸,了解编钟的材质。(编钟的支架和敲打的棒是木质的,钟体由青铜制成。)

3、敲一敲,了解编钟的发声。(编钟的钟体越大发出的音调越低,钟体越小发出的音调越高。)

三、观看 PPT,初步了解编钟的历史。

编钟是一种中国古代的乐器,由青铜铸成,由扁圆钟按照大小依次排列,最小的编钟由 3 枚组合而成,也有 9 枚和 13 枚一组的,用木锤和长棒敲打发声。咱们荆州市博物馆就有一架战国编钟,它是荆州市博物馆内极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四、探究生活中的乐器。 1、出示玻璃杯,引导幼儿观察其大小异同。

2、请幼儿尝试敲打玻璃杯,观察倾听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异同。

3、小结:玻璃杯越小,音调越高,玻璃杯越大,音调越低。

4、出示竖笛风铃,请幼儿尝试拨动风铃,观察倾听长度不同的竖笛风铃发出的声音异同。五、总结启发。

编钟是一种古代乐器,钟体越大音调越低,钟体越小调越高。这是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出来的乐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小朋友也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去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做出贡献!今天有一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以后在自己的家里找一找,看一看,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没有可以发声的乐器,好吗?

活动总结

随着荆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我们荆州新建了很多有荆楚特色的活动场所,如:荆州园博园、荆州方特等。这些活动场所都是孩子们爱去爱玩的地方,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都有仿制的编钟模型。于是孩子们带着疑问和我一起去荆州博物馆里参观了编钟。孩子们了解到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孩子们对编钟的发音颇为好奇,于是我把编钟带到了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编钟发音的奥秘。我的活动目标定为初步探索编钟的大小与音调高低的关系并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操作的结果,喜欢参与探究活动,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整节活动下来三个目标初步达成。活动中首先播放编钟表演视频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通过三个感官的刺激来探索编钟,一看,看外型,二摸,摸材质,三敲,听声音。经过三重探索过后,孩子们对编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知道了编钟的钟体越大发出的音调越低但声音越大,钟体越小发出的音调越高但声音越小。最后我们寻找了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各种物体,让孩子们进一步的操作与探究,提升了孩子们对探究的兴趣。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7

目 的 要 求

1、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赣州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准 备

1、挂图第

2号,故事磁带。

内 容 与 指 导

1、完整欣赏故事

(1)有位小朋友名叫菲菲,一天,妈妈带她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谁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2、看第一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2)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3、看第二幅挂图,欣赏故事

(1)警察叔叔来帮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呢?

4、看第三幅挂图,欣赏故事

(1)短头发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

(2)菲菲妈妈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3)对菲菲笑眯眯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4)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5、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什么?

(2)菲菲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5、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

(1)菲菲的妈妈总是背着一个包,包里总装着好吃的东西;头发长长的、香香的、软软的,还有一点卷;笑起来甜甜的,会唱好听的歌,会轻轻地和菲菲说话。你们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呢?

(2)你有没有把妈妈弄丢?你最后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6、教师,活动。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8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两面镜

  【设计思路】

朋友出差回来,送我一面精致的两面镜,我带到教室里,引发班上孩子的浓厚兴趣。单面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孩子们非常熟悉它、喜欢它;而对两面镜孩子们则见得较少,但它非常有趣,它所照的物体成像有不少的变化,有趣、易观察又好操作,是科学活动的好素材。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鉴于此,我生成并设计了《有趣的两面镜》这一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对两面镜的成像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探索、观察、思维以及表达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观察两面镜夹角的变化所带来的物体成像数量的变化。

2、尝试记录两面镜成像的现象。

3、乐意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一面大的两面镜;每人一面单面镜、两面镜、各种立体小玩具。

2、记录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了解单面镜的成像现象。

(1)教师组织幼儿自由地照小镜子。

师:“小朋友们长得真可爱!老师今天特意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面小镜子,让朋友照一照自己可爱的样子。看一看,你在小镜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流。

师:“你发现镜子里有几个自己?”

2、探索两面镜有趣的物体成像现象。

(1)认识两面镜,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师:“今天老师除了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面小镜子外,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另一种镜子,你们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样做成的?”(出示特大的两面镜)

(2)师:“这种镜子就叫两面镜。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开,还可以。慢慢地合起来。”(老师边讲边演示)接着老师边看边作惊讶状说:“咦!这两面镜真好玩!还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我在两面镜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3)师:“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请小朋友把你们桌子上的两面镜拿起来玩一玩,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3、幼儿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两面镜成像的有趣现象。

(1)幼儿照两面镜,老师观察指导。

(2)组织幼儿相互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在两面镜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和一面镜子里照出来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4、幼儿第二次探索,进一步感知两面镜有趣的物体成像现象。

(1)幼儿用各种立方体小玩具和两面镜玩一玩,进行探索,教师注意观察和指导,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了这么多有趣在现象。其实,两面镜还会变更多的戏法呢!看,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玩具,请小朋友用这些小玩具和你的两面镜一起玩一玩,看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更有趣的现象?”

(2)组织幼儿交流探索的结果。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两面镜一起玩了玩,又发现了什么更有趣的现象呢?”

5、幼儿第三次探索,感知两面镜夹角的变化所带来的物体成像数量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1)教师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并记录,教师注意观察和指导。

师:“我们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些有趣的发现给记录下来。那么,该怎么记,记在哪呢?请小朋友看黑板上的这张记录表。”

(2)教师介绍记录表格:“第一行是两面镜的标记。第一个图是两面镜完全打开时的标记(边讲边演示);第二个图是两面镜合拢时,张口大一点儿的标记;第三个图是两面镜再慢慢合拢,张口小一点儿的标记。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给小朋友记录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鱼跟两面镜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个空格里面画上小鱼的标记,然后根据上面的标记,看看小鱼在这种情况下(指第一标记)小鱼像的数量是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分别指第二、第三标记)小鱼像的数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画图来表示。下面,请小朋友去试一试,边玩边记录吧。”

(3)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单,组织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师:“你是用什么跟两面镜玩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6、将幼儿作业记录装订成册,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玩两面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探索出当两面镜完全打开的时候,物体像的数量最少,只有一个,当两面镜慢慢合拢的时候,物体像的数量就越来越多,并把它记录下来。现在,老师把小朋友的记录装订成一本书,取名叫“我们的发现”,在教室挂起来,好吗?”

  【活动评析】

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有着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有趣的两面镜》就是因幼儿的兴趣生发出来的。在教学活动中,我先诱发幼儿的认知冲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和猜想。幼儿有了猜想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会进入真正的准备状态。接着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我指导他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对两面镜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其间,我尊重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积极正确评价每一个幼儿的探究行为,对认真探索、积极动脑的幼儿加以肯定和表扬;对能力差的、依赖性较强的幼儿总是给予鼓励的支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从而进一步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探究活动真正做到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发挥,目标大成度高。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空气在哪里

活动名称:空气在哪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活动准备: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活动过程: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教师把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

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

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

幼儿进行探索,看看鸡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来。

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

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

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

引导幼儿说出蛋的特征,蛋的两头是尖尖的。

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

(一)

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

2、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比较什么方法能让蛋宝宝站得更稳,并作好记录。活动记录表

OO

所用材料

√或×

3、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办法。

(二)、二次操作:

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让蛋宝宝站稳?

2、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并做好记录。

3、再次交流,让幼儿说出更多更好的让蛋站起来的办法。

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习踮脚、下蹲、跳跃等技能。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吹泡泡用具、场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模仿操。

2.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二、展开

1.幼儿自由用身体模仿泡泡:大泡泡、小泡泡、飞高、飞低、泡泡破……

(引导启发幼儿用踮脚、下蹲、跳跃等动作表现)

2.幼儿学说儿歌

指导语:吹泡泡好玩吗?今天咱们就和小伙伴手拉手,用身体做一个大泡泡,来玩一次不一样的吹泡泡游戏!

学说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3. 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

念到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

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4.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注意按指令做动作,并避免相互碰撞。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扬遵守规则、活动积极的幼儿,鼓励稍差幼儿,活动结束。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